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公布市级第二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建设名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西安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落地,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根据《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二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建设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各区县和单位申报推荐审核,我委组织专家组评审,确定“陕西姜氏中医皮肤疮疡流派传承工作室”等8个工作室为市级第二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现予以公布(附件1),并将建设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西安市第二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流派建设工作,明确分管领导、管理部门、工作室负责人,全面负责工作任务的落实和工作目标的实现,并定期开展阶段考核、评估和指导工作,为工作室建设提供条件支持和政策保障。

二、各流派工作室要围绕建设任务推动流派传承,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临床疗效,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市卫生健康委将从2025年开始,安排项目建设经费,各项目单位要加强经费管理和执行,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三、各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建设单位每年12月前向市卫健委中管局上报项目进度,我委将组织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动态管理,项目建设期满组织评审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工作室,将取消项目建设资格,并在全市进行通报。

联 系 人:刘智敏 86787709

电子邮箱:1402253953@qq.com

附件:1.西安市第二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建设名

2.西安市第二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6月25日

附件1

西安市第二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建设名单

序号流派工作室名称项目负责人单位名称

1

陕西姜氏中医皮肤疮疡流派传承工作室

景慧玲

西安市中医医院

2

长安曹氏中医儿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张敏涛

3

长安补土流派传承工作室

乔会侠

4

长安何氏中医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

舒 瑾

5

陕西殷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

张翊一

西安市第五医院

6

长安弓弦针刀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

董 博

西安市红会医院

7

长安刘氏针灸推拿流派传承工作室

陈 军

西咸新区社会事业服务局

西咸新区中心医院

8

陕西西府张氏内科脑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韩宝华

附件2

西安市第二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西安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大力推进中医传承与创新,发挥中医学术流派学术与临床特色优势,加快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与复兴,培育一批学术影响深远、临床疗效显著、特色优势明显、传人梯队完备、辐射功能强大、资源横向整合的中医学术流派,探索建立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发展的创新模式,提升中医整体学术与临床水平,开创中医传承发展的新局面,我委将开展第二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建设工作(以下简称“流派工作室”)。为做好流派工作室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或学术主张及独到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

中医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表明,“一源多流、流派纷呈”是中医临床与学术传承创新的基本特征,是贯穿于中医发展史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中医临床特色优势的体现,也是打造名医和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加快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充分发挥中医学术流派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推进中医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更深层次揭示中医学术传承发展的内外部规律,开展流派工作室建设项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建设原则

传承学术思想,发扬流派特色优势;立足临床实践,提高流派临床疗效;培养传承人才,打造流派人才群体;宣传特色文化,扩大流派辐射影响;整合传承资源,创新流派发展机制。

三、建设目标

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传承三代及以上、临床疗效显著、学术特色鲜明、社会影响深远的中医学术流派。通过工作室建设,涌现一批流派学术成果,应用一批流派特色技术,建设一批流派示范门诊,培育一批流派传承人才,宣传一批流派特色文化,打造一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为我市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工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四、建设任务

(一)加强学术整理,推动流派传承。

通过历代文献的挖掘整理,梳理流派传承脉络、完善流派学术思想、提炼流派诊疗技术,推动流派学术传承。

1.梳理流派传承脉络。深入挖掘整理流派历代传人传记及代表性著作、流派典籍、医话医论、方志记载、历史实物等文史资料,梳理清晰的流派传承脉络。

2.完善流派学术思想。比较历代传人学术观点、学术论著,探索流派思想学说的历史发展演化规律,挖掘对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具有开创性和指导意义的学术观点,进一步完善流派学术思想。

3.提炼流派诊疗技术。根据临床实际需要,突出流派优势病种的文献挖掘整理,提炼针对优势病种的流派特色诊疗技术。

4.挖掘流派文化特色。重点挖掘流派历代传承人各类社会活动、社会公益、医患沟通、医德医风等历史典故,彰显流派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德与特色。

5.挖掘炮制技艺,加强传承保护。已传承三代或五十年以上的炮制技艺,收集整理其传承源流、理论基础、关键技术及炮制要点、注意事项,形成文字资料;对擅长炮制的老药工进行登记,建立炮制药工名录,逐步开展炮制技术的挖掘;对于即将要失传的炮制技术、炮制场地进行保护,推动炮制技艺流派传承。

(二)提高临床疗效,加强推广应用。

加强对流派临床特色诊疗技术的总结、应用与推广,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扩大临床诊疗阵地。

1.开设流派示范门诊。积极开设流派示范门诊,将疗效显著的流派特色诊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加强临床总结,同时积极探索开发流派新的特色诊疗技术。

2.探索特色制剂开发。与科研、医药等相关机构开展合作研究,积极探索流派院内制剂、特色制剂、中药新药的开发应用。

3.加强特色技术推广。制定流派特色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方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推广应用。

4.加强临方炮制推广应用。积极推广临方炮制临床应用,将疗效显著、市面没有供应的具有炮制特色的中药饮片,通过临方炮制广泛应用于临床,加强临床用药疗效总结。

(三)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流派交流。

以构建一支理论功底深厚、诊疗技艺精湛的复合型流派传承人才队伍为目标,探索流派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的创新模式。

1.流派内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以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为主体确定数名导师,通过团队的临床跟师带教、典籍研读、临证思辨探讨、流派文化学习等方式,提升流派传人学术传承能力。

2.流派间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组织开展流派间、地区间、学科间的导师交叉带教、进修学习、学术培训、科研合作、会议研讨与交流考察,促进流派学术资源的整合与互补。

3.多种形式弘扬流派学术。每年组织开展以流派学术思想或诊疗技艺为主题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或学术研讨会,大力弘扬流派学术思想,提升流派学术影响力。

(四)加强硬件建设,探索长效机制。

加强流派工作室条件建设,搭建开放平台,探索传承长效机制,促进流派可持续发展。

1.加强硬件条件建设。构建完善工作室必需的诊疗、研究场所与设施设备,加强流派文化设计与布局,创造可持续开展流派传承工作的相关条件。

2.建设流派基地网站。积极开展流派网站建设,通过网络平台宣传推广流派学术思想、历史文化、特色技术、传承团队、诊疗信息,为患者提供医疗咨询与解答,扩大流派辐射面与影响力。

3.探索流派传承机制。探索完善工作室建设和流派传承所需的人才引进、激励、考核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跟师带教制度等传承制度;探索建立项目管理运行、专家咨询、绩效评价、政策保障等各类长效机制。

五、预期成效

(一)出版流派学术专著至少1部。

(二)开设流派示范门诊至少1个,且门诊量逐年递增;示范门诊内流派特色技术应用率达80%以上,诊治有效率达80%以上;区域外患者就诊比例大于30%。

(三)制定流派特色诊疗技术推广应用方案至少1个。

(四)培养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主要传承人至少1人;新增主要传承人2人以上、流派传承人5人以上。

(五)组织开展流派特色技术推广类省、市级或国家级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至少3次。

(六)发表学术论文6篇以上,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以上。

(七)探索开发流派中药制剂至少1种。

(八)中药炮制或者手法技艺申请非遗传承或国家专利技术1项。

(九)建设流派工作室网站或微信公众号1个,充分体现流派文化特色,有一定的患者咨询访问量。

六、项目周期

本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

七、组织管理与监督评估

(一)组织管理。

1.市卫生健康委负责项目的全面组织管理和政策协调。负责项目具体管理,组织评审立项、过程管理、阶段考核、协调沟通、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

2.流派工作室承担单位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明确分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及时开展阶段考核、评估和指导工作。

3.流派工作室应并组建一支由项目负责人、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主要传承人及相关学科人才组成的流派传承团队,共同承担项目建设任务。项目负责人为项目建设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工作任务的落实和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监督评估。

1.流派工作室承担单位应指派专人或成立专门的项目办公室负责本单位的项目组织申报、具体实施、日常管理、阶段考核、监督评估等工作。要建立管理档案,研究制定监督和考核办法,引进绩效考核机制。

2.流派工作室承担单位要加大投入,为流派工作室建设提供政策、人力、财力、场地、设备等各方面便利条件。

3.项目负责人为项目建设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工作任务的落实和工作目标的实现,合理分配、统筹使用项目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