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红会医院完成92岁高龄患者侧卧位经皮椎体成型术

近日,市红会医院脊柱病医院退变与肿瘤病区成功为一位92岁的超高龄患者,实施了侧卧位经皮椎体成型术。

今年92岁高龄的闫爷爷,因为合并双膝关节骨关节炎及帕金森病,行走不便,十余天前在家不慎摔倒,当时就出现了严重的腰痛,不能自主翻身,不能下地活动,生活质量大受影响。因为闫爷爷几年前摔倒过导致胸椎骨折,做过手术,因此闫爷爷的子女这次有了经验,赶紧将他送至就近医院,行相关检查后诊断为“腰5椎体压缩性骨折”,同时合并重度骨质疏松。

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目前国际及国内的指南推荐是微创经皮椎体成型术,该术式要求患者俯卧位,在透视引导下于骨折椎体置入工作通道,然后将医用骨水泥注入骨折椎体内,在骨水泥凝固的过程中,起到“粘合”骨折断端,提高椎体强度的作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高质量的研究证实了该微创手术安全、有效,能够术后即刻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目前是国际上通用的手术方式。

但因闫爷爷已92岁高龄,同时合并好几种内科疾病,特别是严重的肺心病,导致他不能俯卧位,一趴下就感觉呼吸困难,气不够用,只能平躺在床上,因此无法为闫爷爷实施这种手术。闫爷爷的子女很失望,只能带着他回家,躺在床上静养。

然而,十几天的静养过程中闫爷爷非但没有觉得腰痛症状有所好转,甚至日渐严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于是来到市红会医院就医。脊柱病医院退变与肿瘤病区何立民主任接诊,何主任仔细询问了老人的受伤经过,详细检查了老人的身体情况,当了解到老人虽然不能趴下,但在家属帮助下可侧卧,最长可坚持一小时,何主任认为老人长期卧床保守治疗可能会发生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致命并发症,建议老人手术治疗,可以为老人实施侧卧位经皮椎体成型术,尽早缓解老人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经检索,国内外仅有十余篇文献描述了侧卧位下的经皮椎体成型术。

首先,该术式要求患者全程固定在侧卧位,因为术中疼痛或手术时间较长等都可能导致患者体位变化,而这会增加术中穿刺误伤神经、血管的风险,因此要求手术时间尽可能短,速战速决。其次,患者侧卧体位对于术者的要求极高,针对患者体位的变化,术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穿刺针的进针点、头倾以及内倾角度必须精准把握,此外,患者合并脊柱侧弯,这更增加了术中穿刺的难度。另外,侧卧体位只能单侧穿刺,无法做到双侧穿刺或对侧补充穿刺,这就要求术者一次穿刺成功,且要求骨水泥均匀弥散到对侧以达到手术效果,手术难度极大。据了解,这也是医院首例侧卧位经皮椎体成型术。

老人住院后,在脊柱病医院郝定均院长、退变与肿瘤病区单乐群主任与何立民主任的部署下,主治医生葛朝元积极为老人进行术前全面检查,并针对老人合并的内科疾病组织了多学科会诊,入院后当天下午即为老人安排了手术。在何立民主任的指导下,术中先用宽布带固定老人胸部及髋部,将老人固定在左侧卧位,在术中影像科及麻醉护理团队的配合下,葛朝元主治医生为老人在左侧卧位下实施了微创经皮椎体成型术。

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回到病房的闫爷爷感觉腰痛症状完全缓解,不禁对医护人员竖起了大拇指。术后2小时闫爷爷就正常下地活动了,术后第一天,闫爷爷就出院了,出院之际,闫爷爷及其子女表达了对红会医院医生的高超医术的赞赏。

近年来,脊柱病医院在郝定均院长的带领下,针对老年患者急性、慢性症状性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分型及评分系统,牵头制定了国家级指南,规范了该骨折的治疗。相信在这些指南得到更多的推广普及后,可以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