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1年全市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县)卫生局、局直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
    现将《2011年全市卫生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二日

 

2011年全市卫生工作要点

 

    2011年全市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着力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加大五项重点改革力度,注重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注重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做好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统筹推进各项卫生工作,努力为“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一、坚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稳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实施《西安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规范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管理,调整结构,优化医疗资源布局。认真研究公立医疗机构设置与发展规划,强化公立医院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工作效率。
    2.稳步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选择阎良区、周至县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重点联系区县,明确县级医院功能定位,落实县级公立医院政府保障责任。
    3 . 积极推进县乡一体化管理。在认真做好对阎良区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指导的基础上,周至、户县、蓝田、高陵、临潼、长安各确定1-2个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进行县乡一体化管理试点,引导优质卫生资源不断向基层延伸,逐步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4.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推行全员聘任制度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实施绩效工资,强化绩效考核,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5. 加快基本药物制度体系建设。在全市所有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补偿机制,加强对基本药物使用的指导和监督。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1.实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按照全省统一安排,在全市乡镇卫生院分步实施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乡镇卫生院“安居工程”,改善职工生活和工作条件。
    2.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行人员、机构、业务、药品、财务“五统一”管理,加强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合理规划配置,促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协调发展。
    3.组织实施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开展县、乡、村三级卫生技术人员培训。继续以市级医院为培训基地,实施县乡两级卫生技术人员临床培训。各区(县)卫生局具体实施对本地区乡村医生周期五年的系统化专业培训。
    4.深化卫生支农工作。继续做好我市百名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重点加强对远郊县(区)级医院的对口支援工作。深入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认真落实江苏和市属三级医院支援县级医院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三、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继续做好筹资宣传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我市新农合工作已取得的成果,继续拓宽新农合宣传范围,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长效筹资机制,确保全市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
    2.进一步完善补偿方案,扩大农民受益面,提高农民受益水平。完善新农合补偿方案,统筹区域内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60%以上,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比非基本药物报销比例高5个百分点,扩大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规范基金管理使用,合理控制基金结余。
    3.加强新农合监管,规范新农合运行。严格按照新农合基金封闭管理方式和“两印三户”要求,对基金做到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确保新农合基金规范安全运行。加强管理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全面实现参合人员在统筹区域内即时结算。加大“四合理”检查力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4.探索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继续推行单病种管理和门诊统筹诊次总额预付模式。完善门诊统筹工作,控制门诊费用,为老百姓提供质优价廉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实现“小病不出村”的目标。
    四、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落实十二五社区卫生发展规划,巩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落实各项配套资金,加快新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设施和标准化建设步伐。
    2.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在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内设置一所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3.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监管,依法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执业范围,以“完善功能、强化管理、提升服务”为重点,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推行综合绩效考核,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活动,各城区均有达到示范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4.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积极推行家庭责任医师团队服务,居民社区覆盖率达到90%,完善和利用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实行上门访视、家庭出诊、家庭病床、家庭护理、家庭健康指导、家庭康复指导等“六上门”服务,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水平。
    5.加强社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专业技术人员引进,逐步完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为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五、努力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全面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突出抓好重点传染病的防治。继续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进一步加大疫情监测覆盖面和行为干预力度。认真实施民生八大工程结核病防治项目及全球基金结核病防治项目,加大病人发现力度,提高治愈率。做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着重开展疫区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不断提高接种率。继续做好手足口病、甲流等突发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完成全年地方病监测和防治任务。扎实做好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加强基础免疫。继续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社区防治工作及脑卒中等慢性病的监测试点工作。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做好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洪救灾等突发事件的卫生救援处置工作。
    2.做好妇幼保健工作。以落实妇幼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和重大妇幼项目为核心,强化三级妇幼保健网络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监督管理,规范技术准入。开展基层妇幼卫生工作规范管理示范点工作,落实孕产妇及7岁以下儿童保健规范管理,规范管理率达到95%以上。加大打击“两非”行为力度,切实保障母婴安全。
    六、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强化各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1.继续加强基层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建设。制定《西安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指南》,为卫生监督协管人员规范开展日常监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加大对卫生监督协管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卫生监督协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卫生监督协管绩效考核,认真制定考核标准,确保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在岗履职。
    2.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按照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关于做好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要求,认真规划并积极开展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同时,强化对卫生监督人员的管理,全面落实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
    3.认真开展餐饮业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重点抓好餐饮具集中消毒监督检查工作,确保餐饮具卫生安全。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放射防护监督管理,规范放射诊疗机构的许可和日常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监管,全面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生活饮用水卫生、学校环境卫生监督检查。继续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提高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加大生活饮用水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进一步完善打击非法行医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全市非法行医黑名单档案库,为卫生、公安、工商、检查机关打击非法行医提供信息平台。
    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管理水平
    1.继续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活动。强化临床基础质量管理,开展十项基础质量达标评价,认真做好医疗质量定期考评工作。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强化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推进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三级医院至少选择10个病种、二级医院至少选择5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三级医院至少选择10种疾病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合理用药监测,规范临床药品使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三级医院50%病房、二级医院40%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改善临床基础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加强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确保医疗安全。
    2.规范急救网络管理,强化城乡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城市急救网点的扩充和规范管理,完善七个远郊区县农村急救网点建设。加强对乡镇急救点的培训和督导,保证城乡急救服务体系良性运转。
    3.强化临床合理用血,巩固无偿献血工作成效。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巩固无偿献血率100%的目标,继续争创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强化医疗机构临床用血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健全以临床用血需求为基准的预约采血管理机制和供血网络建设。
    4.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推行预约诊疗服务,进一步加强急救绿色通道管理,理顺投诉及处置渠道。严格收费管理,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全力做好2011年西安世园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保健基地的规范管理和督导,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认真做好保健对象的健康体检、日常医疗救治服务和大型活动、重要会议的医疗保障工作,不断完善保健对象的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八、加强重点学科和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医学科研和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开展科技攻关,以临床科研为主,开展预防保健的基础研究,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加强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的督导;大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推广适宜技术,推动学科快速发展。
    2.注重人才培养和培训。加大学科梯队的培养力度,促进人才快速成长;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培训,落实省卫生厅“基层医疗机构万名医生培训计划”和市委“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援助计划”;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约束机制。
    九、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支持力度
    1.加强中医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继续做好“民生八大工程”、灾后重建等中医机构基础建设项目及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重点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的临床科室建设,逐步实现每所县级中医医院至少建成1个市级中医特色专科(专病)目标。
    2. 推动中医机构标准化建设,继续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做好中医药“治未病”试点、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推广中医临床路径。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完成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任务。
    十、强化重大建设项目和民生工程项目管理
    1. 加快市红会医院中国西部创伤急救中心、市儿童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和感染病房楼、市第三医院建设项目以及市中医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市结核病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步伐,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计划和投资额度。尽快启动市五院旧住院楼改造项目。
    2. 加强民生工程项目的督导管理。加快高陵、蓝田、长安、临潼、阎良区医院建设和新城、碑林、莲湖、未央、临潼区中医院及2个中心卫生院、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进度,落实配套资金,督促区县和项目单位加强建设资金管理。
    十一、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
    启动我市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卫生网络平台和数据中心。在局直属三家医院进行 “医疗一卡通”系统试点。建立我市基层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基层卫生管理的信息化。加快新农合信息化建设进程,实现网上审核、结算、监控和传输,提高新农合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十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领导科学发展好班子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治理商业贿赂及医德医风、医院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