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3年全市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县卫生局、沣东新城计卫文体局、局直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

    现将《2013年全市卫生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认真学习并抓好贯彻落实。

                      西安市卫生局

                       2013年1月30日

2013年全市卫生工作要点

    2013年全市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及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突出抓好基本医疗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和县区级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进市县医疗联合,加快县镇村一体化管理步伐,着力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不断强化医疗服务和卫生监督执法管理,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巩固中医药发展成果,努力提升信息化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统筹做好各项卫生工作。主要任务是:

    一、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认真做好新农合筹资宣传工作,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2013年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65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00元。不断完善补偿方案,提高实际报销比例。探索开展市级统筹的新农合大病商业保险试点工作,以患者负担较重的大病为主,切实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通过新农合补偿和大病商业保险的结合,儿童先心病等8种大病补助达到70%,肺癌等12种大病补助力争达到70%。继续开展支付方式改革,探索与临床路径管理相结合的单病种付费和住院总额预付制改革,稳步推进门诊统筹诊次总额预付制。加强医疗机构监管,深入开展新农合“四合理”检查工作,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在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7个涉农区县医院开展“先住院、后结算”试点工作。加强对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的监管,督促商业保险机构按合同要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保障参合农民权益。

    二、不断深化基本药物制度,推进药品“三统一”工作

    规范县区级公立医院药品“三统一”工作。按照全省统一部署,逐步向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有序推进。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基本药物使用管理,通过强化医务人员用药培训和考核,提高基层药学服务能力和水平。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行为加强监管,确保基本药物优先配备和使用。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公布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二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额都应达到40%-50%,其中县级公立医院应达到50%左右;三级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要达到25%-30%。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和药品统一配送企业的管理和考核力度,规范“三统一”药品配送、配备、使用、结算等工作。加快建设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疫苗)电子监管系统。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行药品网上集中采购。

    三、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全面推进镇村一体化管理改革,积极探索具有示范意义的镇村一体化试点。加强对镇村两级卫生机构服务绩效考核工作,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乡镇卫生院“定编定岗不定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继续做好农村卫生人员岗位培训,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指导乡村医生转变服务模式,开展签约服务试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分配比例村卫生室原则不低于40%,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

    巩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新机制,开展以“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的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三室一科”达标工作,完成19所创建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三室一科”达标任务。完善社区运行补助政策,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落实到位。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推广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全面实施社区家庭责任医生签约式服务,努力提升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整体服务能力。积极推动市级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纵向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优势互补的作用,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分类指导,开展综合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四、认真做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提高到30元。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强化区(县)级考核,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和规范化电子建档率分别达到80%和70%。孕产妇和0-6岁儿童全部纳入规范化健康管理范围,早孕建册率、产前健康管理率、产后访视率、新生儿访视率、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儿童健康管理率达到95%以上。认真实施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项目,加强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管理。推进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以区县为单位,网络覆盖率达到65%以上。继续实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免费住院分娩、口服叶酸、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贫困患者白内障免费复明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五、不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强化医疗服务能力

    加快推进县区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按照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原则和要求,尽快出台各区县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及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认真落实财政投入政策和完成人员编制核定工作。探索建立以医院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加快医院标准化和重点专科建设,进一步深化和扩大医疗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工作。在市中心医院与阎良区区级医院探索开展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

    按照《西安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优化调整医疗资源布局,在五区一港两基地等新建城区增设新的医疗机构,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研究制定《西安市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审批与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非公立医疗机构审批、诊疗行为和经营活动。在加强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管理、监督的基础上,加大对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力争社会办医机构床位数占比增加2-3个百分点。做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和单病种质量控制推进工作,继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医师多点执业工作。

    加快市级医疗机构项目建设步伐。市红会医院中国西部创伤急救中心新建项目今年5月底完工,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市结核病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年内完工。市第三医院进行内外安装,完成投资2.5亿元;市人民医院进行基础施工,完成投资8000万元;市中医医院进行内外安装,完成投资8000万元;市公共卫生综合楼进行基础施工,完成投资1000万元。

    六、认真做好疾病防控、卫生应急和妇幼卫生工作,不断增强人民健康保障能力

    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促进社会力量参与防治工作。实施民生工程结核病防治项目,全市耐多药肺结核规范化诊治覆盖率达到30%,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坚持疫苗接种、防鼠灭鼠、预防知识宣传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有效防治流行性出血热。扎实做好基础免疫工作,为适龄儿童(含流动人口)免费接种11种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认真落实消除麻疹的各项措施。继续做好手足口病、流感、地方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推进慢病防治综合示范区创建。继续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预防。加强区县级精神卫生防治业务技术指导机构能力建设,大力普及精神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加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和协助。巩固卫生系统无烟单位创建成果。大力开展健康素养宣传活动,提高全市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

    贯彻落实《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推进卫生应急一案三制建设。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案完善和应急处置及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洪救灾等突发事件的卫生救援处置工作。开展创建国家、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区)工作。

    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听力筛查等工作。继续实施“降消”项目,努力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完善孕产妇、儿童规范管理办法,探索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服务模式。加强对幼托机构卫生保健管理,组织实施打击“两非”多部门综合整治活动。

    七、加强医疗服务监管,确保医疗安全和质量

    继续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创建优质医院”等活动,持续推进“抗菌药品临床合理应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等专项活动。强化医疗质量日常监管,完善质控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监管,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确保医疗安全。以门急诊规范化管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预约诊疗服务、便民门诊、院务公开等工作为有效手段,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继续实施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卫生机构工作,开展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重点提升县级医院对20种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开展高值医用耗材使用专项治理活动,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做好无偿献血工作,规范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血。加强急救体系建设,强化院前急救管理,积极探索直升机航空应急医疗救援工作。不断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积极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

    八、大力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规范行业服务行为

    深入开展“法律六进”等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 提高卫生系统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加强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卫生监督人员培训工作,推行首席卫生监督员制度。加快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督促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落实建设项目。强化卫生监督协管体系考核工作,提高卫生监督协管人员监管能力和服务质量,确保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完成周至、蓝田县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申报工作。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机构的健康检查和诊断行为。开展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防护的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继续推行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栏制度,深入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全市住宿场所和游泳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美容美发场所达到50%以上,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50%以上。加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力度,完成2013年国家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任务,积极开展现制现售饮用水和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卫生监督检查。督促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严格按照相关卫生标准做好餐饮具集中消毒工作。强化学校卫生监督职能,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配合,中小学校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80%以上。做好以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疫情控制措施落实情况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无证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违法行为,与检察、公安机关完善非法行医涉嫌犯罪案件的移交机制。

    九、全面推进医学科技教育,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大国科金项目和局级培育项目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国科金申报和SCI论文发表的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局级科研经费设立培育项目和种子基金,提高青年科技人才科研能力。继续实施人才培养和引进“双百工程”,做好在读同等学历博士、硕士研究生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逐步开展县级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做好基层人才培养工作,完成年度县级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人员培训项目和基层医疗机构万名医生培训项目任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培训。加强重点学科和优势专科建设,提升知名度和技术水平,做好周期验收评审。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工作,注重实用性和培训效果评价。扩大对外交流渠道,组织各专业医疗卫生人员外出培训。

    启动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持续改进活动,开展二级中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促进中医医院医疗质量、中医药人员队伍配备、重点专科建设、中医药预防保健和中医药文化等方面全面提升。继续开展综合医院中医科标准化建设,做好3个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管理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县级综合医院申报创建国家和省级示范单位。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基础上,制定《西安市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五年规划及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继续做好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推广网络。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采取中医临床骨干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师承教育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西医学习中医等多种形式培养中医药人才。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建设试点工作,加快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治未病”服务收费项目设立及收费标准等相关政策,积极为居民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做好中医药资源普查工作。

    十、全面提升卫生信息化水平,为医改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全市综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步伐,完成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联通试点区县卫生信息平台、试点医疗机构临床信息系统,促进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和患者电子病历及居民健康档案的对接,逐步实现区域内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共享。加快医疗“一卡通”的建设进度,完成各试点医院的程序设计及调试,在试点医院间实现患者就诊信息的完全共享。

    按照省卫生厅统一部署,推进区县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完成市、县、乡三级远程会诊系统建设任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信息化水平,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流程。

    建设市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实现网上审核、结算和监控,不断提高新农合管理能力、质量和效率,促进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

    十一、统筹做好其他卫生工作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发挥好行业指导作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开展卫生职业精神宣传教育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和省、市委实施意见,改进会风文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密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医德医风和医院文化建设,完善医德考评制度。继续开展医疗卫生领域治理商业贿赂活动,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着力构建防控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树立服务人民健康理念。

    认真做好干部保健和离退休工作。加强保健基地建设,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做好保健对象健康体检、日常医疗服务和大型活动、重要会议的医疗保障工作。认真落实离退休老干部各项待遇,积极组织离退休干部参与各种政治理论学习和文体活动。

    加强财务和后勤管理工作。加大卫生项目资金监管力度,强化内部控制和审计工作,确保专款专用和资金安全。继续组织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督导检查工作。积极推动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通过开展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手段,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加强后勤运行管理,探索后勤服务保障精细化管理的新思路。

    全面加强和改进卫生新闻宣传工作。建立新闻宣传工作新机制,强化新闻宣传队伍建设。积极围绕深化医改和落实“十二五“规划,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的社会效应,大力弘扬卫生职业精神,积极宣传卫生工作取得的成就,充分展示卫生行业的新精神、新面貌、新风尚、新典型,营造有利于卫生改革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